香港成為最撕裂的城市,不同政治立場像生活在平行時空裏;但香港也最有韌性,不懼外界扭曲,保持多元寬容,不被狂熱洗腦,不被同溫層誤導。
這是最撕裂的城市。同一個家族、一個學校、一個企業、一個公司,都有完全不同立場的群體,大家的政治看法南轅北轍,就好像生活在平行的時空裏,各有各的活法。
這就是當下的香港。這次區議會選舉,泛民在十七區大勝,但以總量來算,則是百分之五十七與四十一之比,投票人數逾二百九十萬。這也反映了香港社會的撕裂程度與高度動員的狀態,在社交媒體上的群組更是內訌不已,小學群組、中學群組、大學群組,都在為了政治吵架。最後群主不得不下達命令,不得在群組內討論政治,以免傷了和氣,破壞了同學親愛精誠的感情。
這也讓很多香港老人感到驚訝,因為香港從來就是一個經濟城市,大家忙於賺錢,香港人的國際形象就是經濟動物,但如今很多人都成為政治動物,被政治理念牽著鼻子走。但香港也成為一個最被扭曲的城市。在不少國際媒體的報道中,香港突然成為一個「水深火熱」、最沒有自由、最沒有人權、最不堪的城市。尤其是一些主流的西方媒體,都在不斷「抽水」,將香港的局勢斷章取義。如中大與理大的新聞報道,都被描述為警察暴力圍攻校園,搜捕學生,而不提中大的「二號橋」爭奪戰,在於要保護吐露港公路不要被截斷,而理大之役,則是要避免紅磡隧道被截斷與破壞。他們也不會提到,校園內有數以千計的汽油彈。這都是香港市民熟悉的新聞事實,但在這些外媒中,則只是呈現另一個畫面,也使得一些國際讀者,與香港人生活在不一樣的平行時空裏。
但香港其實是最有韌性的城市,無論怎麼被破壞與扭曲,但民間的動力不斷,即使在交通被大規模癱瘓之後,市民仍然找到各種上班的方法,也在烽煙四起中,可以不斷自嘲嘲人。因為香港人最了解這是一個最自由的城市,八成媒體都是反政府和反北京。香港政府出資的香港電台,每天都是以反香港政府與反北京為主旋律;很多香港人視之為當然。大家不能想像,台灣的公視若每天批評民進黨和小英,會有什麼下場。
很多外媒都報道說香港沒有言論自由,但如果到旺角和銅鑼灣的報攤看看,就可以看到很多有關中共高層秘辛的書,只是本地讀者不多,大部分的顧客都是大陸遊客。更不要說,反對北京的法輪功可以在彌敦道舉行大遊行,參加的人數以千計,浩浩蕩盪,前面還有警車開道,讓路上的大陸遊客看到目瞪口呆,紛紛舉起手機拍攝,驚嘆香港擁有這樣高度的自由。
因而香港的韌性,在於它的底氣。無論外界如何抹黑,但香港人自己知道這城市真實的世界,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。關鍵就是要保持多元化,保持寬容的特色,不要被狂熱的意識形態洗腦,不要被同溫層的高溫誤導了自己,也誤導了這個城市的發展。■
asiaeditor@gmail.com
- 台灣總統大選 國軍馬屁風軋傷戰力
- 香港反修例風暴 誰來保護香港的星巴克們
- 中國改革 中共四中全會宣講團成員耀眼
- 中國商機 專訪: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科宏
- 一帶一路 東盟連結中國突破 中馬兩國雙園陸海新通道
- 新科技 印尼倡AI取代高官
- 中美關係 中美脫鈎與角色互換的變局
- 兩岸關係 共諜鬼影幢幢 綠營政治辦案
- 南海風雲 中越戰爭40年祭 改寫東南亞權力格局
- 國際制高點 登上CNN的「神劇」 《粵劇特朗普》的國際觀
- 薄評厚論 民主是一種意識形態
- 東南亞 紀念和平協議 馬泰反應迥異
- 中日關係 中曾根胡耀邦良緣 回眸中日蜜月
-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再發射超大型火箭砲 局勢陡然升溫撲朔迷離
- 城市美學 沙梨頭圖書館 騎樓建築新生命
- 香港政治 香港區選的民意與民智
- 書介 歷史學家李伯重新著 火槍與帳簿改變世界
- 影評 大衛擊倒歌利亞
- 經典回顧: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
- 中國維權 茂名反火葬場抗議 和平落幕或不追究
